康养是“健康中国”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,承载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美好向往。市委提出要着力打造“中国康养福地”品牌。这一决策,着眼长治资源优势,契合长治发展实际,对支撑长治文旅康养融合高质量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我们要按照市委要求,依托我市的气候优势、特产优势、医疗优势,积极拓展康养产业、培育康养经济,构筑服务高地,打造康养福地,使文旅康养融合成为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,增强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承载,为长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能。
构筑服务高地,打造康养福地,就要充分发挥好长治的气候优势。长治气候得天独厚,平均海拔1000米,正处在负氧离子富集层;全市森林覆盖率达26.8%,高于全国、全省平均水平;地处“黄金人居带”北纬36°至37°之间,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,冬无严寒,夏无酷暑,特别适合避暑度夏、养生休闲。我们要充分挖掘这方面的潜力和优势,着力加快建设一批度假区综合体和康养集聚区,实施休闲度假康养区工程、休闲康养极核区工程、中医药赋能工程等系列工程,全力打造北方一流、国内著名的“中国康养福地”。
构筑服务高地,打造康养福地,就要充分发挥好长治的特产优势。长治特产品类丰富,有“小杂粮王国”的美誉,盛产红枣、核桃、黑木耳等农产品,沁州黄小米等太行杂粮声名远播……这些土特产均有很好的养生功效。长治人的饮食结构“主粮杂粮调剂、干饭稀饭结合、南北口味兼顾”,尤其适合老年人养生需求。我们要充分挖掘长治的特产优势,打造别具一格的美食文化,使其与康养产业、康养经济相得益彰、充分融合,走出一条具有长治特色的文旅康养融合之路。
构筑服务高地,打造康养福地,就要充分发挥好长治的医疗优势。长治医疗资源富集,是省级区域医疗中心,有8所三甲医院、1万余张床位、2000多名高级职称医技人员,总体实力位居全省第二,医疗资源辐射周边地区。长治是中医药之乡,拥有600多种野生中药材,连翘产量占全国近40%,党参是全国首个以地区命名的中药材。县县有中医院、乡乡有中医、村村种中药,信中医、用中药的理念深入人心,今年,我们又获批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市。我们要充分发挥好这些优势,着力提升各级医疗机构的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,充分挖掘中医药文化,为文旅康养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。
长治好,风物与天齐。走进长治,就走进了人间仙居、洞天福地。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,打造长治康养优势、康养特色和康养产业,全面彰显“中国康养福地”的形象与气质,为推动长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而努力担当。
来源:长治日报